2012年1月1号之后申领的生育津贴,均按照公司缴纳生育保险的平均工资来计算,但是这个平均工资又要看孩子的出生年份,比如11年出生的,就按照11年公司缴纳生育保险的平均工资来计算,12年出生的,就按照4月份刚核定的这个平均基数来计算。呵呵,自己解答了问题,不知道对不对。
生育津贴基数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地区和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规定。
基本工资法定标准。在我国,有一些地区和单位的生育津贴是按照职工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例如,某地区规定生育津贴为女职工基本工资的一倍。
月平均工资计算法。有些地区和单位的生育津贴是按照女职工生育前6个月或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这种计算方法相对较为公平,可以避免女职工因短期内工资波动而影响生育津贴的计算。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法。在一些地区和单位,生育津贴的计算是基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例如,某地区规定生育津贴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
生育津贴计算公式是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产假天数。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回答如下:生育保险基数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基数的计算是根据个人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首先确定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一般是根据个人近12个月的工资情况来计算。如果个人近12个月内有连续缴纳生育保险的记录,则以这段时间为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如果没有连续缴纳的记录,则可能需要根据规定的相关政策来确定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
2. 在确定了计算基数的时间范围后,需要将这段时间内个人的工资进行月平均化处理。一般来说,计算基数的方法是将这段时间内个人的工资总额除以月份数,得到月平均工资。
3. 最后,根据地区的规定,将个人的月平均工资与规定的基数上下限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的生育保险基数。一般来说,生育保险基数的下限是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上限一般是当地的最高工资标准或者是个人月平均工资的3倍。
需要注意的是,生育保险基数的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的计算方法还需参考当地相关政策和规定。
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算出来的,举个例子,某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基本工资是5000元,年终奖是10000元,那么该职工下一年度的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就是[(5000×12)+10000]÷12=5833.33。
生育津贴的基数与单位缴费的基数有关,一般按照社平工资的60%来计算。社平工资每个城市不同,因此无法给出准确数值。
生育津贴(A)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S)除以30天再乘以产***天数(D)计发;公式:A=S/30*D
举个例子,如单位缴费基数是2000,则月平均工资就是2000,则生育津贴的基数就是2000。
A=2000/30*产***天数,产***天数按实际计算
生育险基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职工缴费基数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
低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
高于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照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算。
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生育险的基数是根据个人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来确定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等。基数的最低值和最高值由当地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规定。在缴纳生育险时,个人和企业按照基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缴费。个人缴纳比例一般为0.8%至1.2%,企业缴纳比例为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通常为2%至10%不等。每一年底由社保部门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tbxdl.cn/post/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