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人数和参加社会保险比例是这样的,如果说社保以单位代交的方式,其社保费用是按照单位和个人比例交纳,其比例为: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12%;
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
举个例子,如果工资为25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纳的保费为:
医疗保险:2500*2%=50元,单位2500*8%=200元;
养老保险:2500*8%=200元,单位2500*12%=300元;
失业保险:2500*1%=25元,单位2500*2%=50元;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500*1%=15元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500*1%=15元。
因此个人总计为:275元,
单位总计为:580元。
缴费基数是按照你上年的总收入核算而来,如果核算下来已超过本地区最高限额基数,那只能按这个限额计算你的缴费基数了,同样,如果你的核算收入低于本地区公布的最低限额缴费基数,那仍按这个最低限额计算你的缴费基数。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本地区公布的60%-300%的缴费档次。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怎么样计算的呢?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实际上在此之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都是通过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只不过近几年以来***用了全口径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我们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养老金,今天不会完全***取社会平均工资的方式,而是单独划定一个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来计算养老金。
而我们养老保险的基数,依然会***用社会平均工资的方式来进行,即便今天的社会平均工资是按照全口径的标准来划定的。但是社会平均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保的缴费基数,所以每一年我们也看到社会平均工资在不断的变化,也就是在增长每一年,基本上是按照10%~5%的比例在不断的递增,所以说我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它也是一个递增的过程。
这可能对于灵活就业的个人来说,是明显有一个感受。因为灵活就业个人是需要自主的全额承担所有的缴费比例和缴费金额可想而知,他们的经济压力是比较大的,每一年不断增长的缴费基数对于他们来说所付出的缴费金额也会更多,所以说他们几乎,都可以感受到每一年缴费基数不断的增长。当然这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好处,因为缴费基数的增加意味着你的缴费水平会越来越高,将来所能够享受到退休养老金的待遇水平,同时也会是提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怎么算的?我认为,在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选择或者怎么算的问题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对于有单位的参保人员来说,他们的缴费基数是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无疑了。而这个上年度的本人月平均工资,是需要通过电脑台帐数据为基础所计算出来的。
又比如,对于广大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他们参保缴费的基数,只存在如何选择的问题。也就是必须在各地方***发布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的区间范围内,由参保对象自主选择,可高可低。
必须清楚,在缴费基数选择或者怎么计算的政策取向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制定的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规定,它是一个总体的政策规定与区间约束,对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是必须的政策遵循与行为规范。也就是说,参保缴费基数的选择必须严格控制在法定的0.6--3.0之间。至于具体应该如何选择与怎么计算的问题,以上论述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在此不再赘述了。
总之,通过上述祥细的分析与解读,关于这个在央企高就题主的缴费基数,若以本人举例的个人每个月为800元,单位帮我缴为1600元,则倒算出题主本人参保缴费的基数,即核定的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那就只能是每个月10000元无疑了。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怎么算的?
如果你每月缴费800元,那你缴费基数为10000元,至于是那个档次,那得看你本地社平工资是多少,如果社平工资为8000元,你缴费档次为10000÷8000=1.25,就是125%。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有两种参保方式。
第一种是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以在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自由选择一个缴费基数,作为本人的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上下限,是按照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确定的。相应的口径,是从2019年开始实施的。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比例一般是20%。因此参保缴纳的钱数就是缴费基数乘以20%。
目前,全国各地的缴费基数下限普遍在3500元到4000元,因此每月的缴费一般都在700~800元之上。
第二种是企业职工参保,这种参保模式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社会保险费的模式。
职工本人承担个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单位缴费基数的16%。也就是说职工本人如果每月缴纳800元,相当于个人缴费基数就是1万元。
关于个人缴费基数国家有明确的规定,是按照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月均值计算的。主要依据是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中心发布的《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 。
如果说职工本人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在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浮动的话,就按照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超出上限按上限计算,低于下限按下限确定。
职工工资的口径是以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确定的,对于应发工资一般来说相对会较高一点。
但是,目前我们申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由用人单位申报的,尽管社保部门也会进行一定的核定,但大多数还是相信单位申报的基数。
另外,用人单位申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时候应明确告知职工,有些地方甚至规定职工需要签字确认同意。如果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申报的个人缴费基数不是真实的缴费基数,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险征缴部门或者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或者确认。
至于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可以有两种确定方式,按照当地的规定执行。有的地区是规定按照用人单位[_a***_]的职工的工资总额来确定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单位的工资水平较低,比如说职工工资水平低于60%的缴费基数下限,相对单位可能会更赚一些吧。另一种方式是按照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来核定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不过,这种方式对于工资水平待遇低,人均收入低的私营企业,可能压力会更大一些。
总体来说,随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推进,未来相应的缴费基数会实现全国统一的,相信有关缴费基数的核定也会更加严格。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会越来越好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tbxdl.cn/post/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