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育保险 > 正文

深圳市生育保险,深圳市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和标准

  1. 深圳社保生育险产前检查和分娩费用如何报销?
  2. 深圳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和标准?
  3. 深圳生育保险和生育医疗的区别?
  4. 深圳生育保险怎么申请?

深圳社保生育险产前检查分娩费用如何报销

产前检查:提供婴儿出生证明一次性支付2000元,其余情况按本市规定的产前检查项目及费用标准进行审核报销,超过2000元部分不予支付;

1.确认自己或者对象生育保险是否满一年。如满一年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没满一年,等到一年后再报销。

2.如果是在深圳直接生产,那么刷社保卡就直接报销结算了,在外地生产,就那生产时所有的相关单据带回深圳社保局报销即可。

深圳市生育保险,深圳市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和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生育津贴公司上班后,公司会统一申请

6. 深圳生育医保报销项目有哪些

1.在市局参加生育保险参保人备齐相关资料到生育保险和统筹医疗处(福田区彩田南路海天社保大厦1522房)办理报销,在各分局参加生育保险的参保人到其参保所在分局办理报销;

深圳市生育保险,深圳市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和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市局或各分局工作人员对参保人所提供的报销资料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受理;资料不齐全的,开具《一次性补正材料通知书》;

  3.工作人员对受理的材料进行整理,根据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相关规定进行逐级审核;

深圳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和标准?

深圳生育保险报销标准:

深圳市生育保险,深圳市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和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产前检查:提供婴儿出生证明的一次性支付2000元,其余情况按本市规定的产前检查项目及费用标准进行审核报销,超过2000元部分不予支付;

2.单胎顺产:2700元;

3.单胎难产(含剖宫产):5200元;

4.多胎分娩:在相应分娩标准的基础上,每增加一胎增加1000元。 终止妊娠的费用参照计划生育相应项目标准。 

二、生育保险是什么 生育保险(maternityinsurance)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深圳生育保险和生育医疗的区别?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主要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对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提供保障,同时对享受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生育保险的享受者在享受期内,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能同时享受两种待遇,即医疗保险待遇和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主要区别是:

(1)生育保险待遇的享受者一般为女职工,少部分地区包括男职工配偶,而医疗保险待遇享受的对象是全体职工。

(2)生育保险的享受时间是育龄女职工,还取决于妇女的年龄、结婚时间、生育顺序等。在我国实行***生育国策,因此,女职工一生基本只享受一次生育保险待遇,极少享受两次以上。医疗保险没有年龄的限制,无论哪一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在享受次数上也没有限制。

(3)生育保险享受者的医疗服务,基本上以保健和监测为主。正常的分娩无需进行治疗,只要求定期对产妇进行身体检查,以及对产妇和胎儿的监护,以保证正常分娩。而医疗保险享受者主要目的是进行治疗,以及必要的检查、药物、理疗和手术等方面的医疗手段的实现,以达到患者痊愈,早日走向工作岗位的目的。

(4)生育***期的享受期限,国家有明确规定。如正常产产***为90天,并且严格规定产前***为15天。医疗保险对享受者的***期没有时间限制,一般以病愈为期限。

(5)生育保险的待遇保障标准一般高于医疗保险待遇。我国医疗保险实行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职工个人要缴纳保险费,建立个人账户。而生育保险职工个人不缴纳保险费。

深圳生育保险怎么申请?

在深圳申请生育保险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参保人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填写资料并打印申请表
准备相关材料,包括身份证、社保卡、结婚证(未婚无需提供)、***生育证明等,向就近的已开通医保业务的区(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后,工作人员会进行受理。如果资料齐全,当场直接受理,出具《收件回执》和《受理通知书》。如果资料不齐,通知补齐材料,出具《指引告知书》。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审核岗工作人员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报销情况作出初步决定。如果资料不齐全或者不正确,出具《协助调查通知书》。
复核岗工作人员对初步报销决定进行复核审批,作出决定。如果予以核准的,出具《深圳市生育医疗保险费用报销业务待遇核准决定书》;不予核准的,出具《深圳市生育医疗保险费用报销业务待遇不予核准决定书》。
业务办结后,文书根据参保人意愿,选择邮寄送达或者窗口送达。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相关工作人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