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合理配置。一般情况下,对于个人来说,社会养老保险往往是最基础的,商业养老保险则是一定程度上的补充,所以建议最好是首先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然后再选择商业养老保险;
2.选择分红型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保值增值能力强,养老险金的多少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有关联,收益是浮动的;
3.购买养老保险,一般越早越好,因为投保年龄越小,缴纳的保费相对较少。而且年轻时身体健康,容易承保。如果上了一定的年纪才想起投保,保险公司可能会因投保人身体状况不良变化等因素要求增加保费,甚至拒保;
4.保费缴纳期限越短越便宜,跟住房贷款有点相似,保费越早缴纳,越早开始增值,一次性交清保费要比分期偿付的现值总额要低。
保险的本质是分散风险,实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保险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保险行业作为国家重点的金融行业,在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专门的立法,专门的国务院下属监管机构。放眼全世界,保险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1.社会统筹社会养老保险:简称社保,这个是国家强制要求企业为员工购买,以便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保险,社保也是国家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基石,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需多说。
2.商业养老保险:是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中国现阶段社保的替代率只有45%(退休制度初始曾达到70%),国际警戒线为55%,这意味着老年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会严重打折扣。所以对于绝大部分有收入能力的家庭,跬步前进,日积月累的积攒养老金,可以重点考虑养老保险。
3.保障型保险:比如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这些强烈建议每个家庭顶梁柱都要积极配置,避免因病致贫、意外返贫。
4.投资角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天生就是处于社会食物链的底端,不要陷入P2P,私人放贷,暴利投资,炒股发家,“加盟致富”等极具诱惑力的投资行为,因为你不具备那个专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社会心理学知识。
不要梦想快速致富,一夜发家,除非“你爸是李刚”。在这个社会,底层人永远信息不对称,等你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安安心心买点保险,踏踏实实就挣四五个点的长期年化增值,已经很不错了。
5.保险的负面新闻:不排除极少数保险公司或者业务人员耍赖的情况。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中国保险业赔付率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高达百分之九十几。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少数销售人员前期误导(如:什么都保),入行门槛较低,不识字的农村大妈也能成为“绩优”这种现象是保险行业急功近利所造成的。
随着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不少社会精英加入保险业(如:律师,教师,医生,公务员等),保险业法制不断规范完善,未来保险业前景一片光明。
商业养老险病并未纳入我国养老制度的组成,所以,目前的商业养老险更多的属于“自备养老金”范畴。作为国家基础养老金的补充。
1、商业养老险是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原理,设计的一种“保险”,我们缴纳保费购买后,保险公司依据这款保险的设计方式进行相关的运作,在时间的加持下,到了某个时间,达到我们的预定保险收益。
2、商业养老险虽然是理财型保险的一种,但是我们要注意,它始终是保险,本质并不是理财!所以,切记不要用理财的思维来投保商业养老险。
3、前面说了,商业养老险需要时间的加持,意思就是我们投入的保费,需要锁定很长的时间,动辄10多20年甚至更长,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定的养老金金额。如果买了几年就要退保、取出一部分钱等,就会有很大的损失。
4、相对于国家基础养老保险,由单位和我们自己强制每个月扣缴不同,商业养老险要灵活很多,可以选择短期快缴,也可以选择长期缓交,都是基于自己当前的经济实力而言。
5、虽然笔者一直强调,普通家庭在没有保障型保险之前,不要买这种商业养老险,但是并不代表不推荐大家购买。相反,养老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需要自己提早准备。
不能做到长期大额缴纳,完全可以选择有可以长期不动用的闲钱就买一份,放在哪儿不管的方式。
通过小笔多买的方式,达到我们的目的。
6、商业养老险分为定额领取和不定额型。
定额领取型:
就是投保时在合同中约定:XX岁开始领,保证领取20年/30年,保证每月/每年领取多少钱。
优点在于所有的数据都能直接确定,即使 没有领满保证领取的20/30年,剩余未领的也可以给家人;领满了就是活多久领多久。
缺点就是金额是固定的,没有浮动性。
不定额型:
事实上就是理财型保险,不做任何约定,我们愿意领多少随意,多久开始领也是随意,灵活性很强。
缺点就是灵活性太强,很多人提前领了导致到了年龄就没有那么多的钱。
科学买保险,合理根据实际情况买保险,可以咨询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tbxdl.cn/post/2363.html